十月初,本该是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田间的季节,可美国豆农们的心,却比秋风还要凉。怎么说呢,就感觉空气里都带着一股滞销的味儿。从五月开始,那条通往中国的货轮航线就跟被施了魔法一样,彻底停了,一艘船都看不见。
结果就是,金灿灿的大豆,本该是换成美金的宝贝,现在却成了烫手山芋。仓库早就塞爆了,新收的豆子没地方去,只能在露天堆成一座座小山,农民们扯块防水布盖上,心里祈祷着别下雨。这场景,有点眼熟。特朗普第一任期那会儿,他们就见过一次。但这次,感觉不一样,天更冷,心更慌。
白宫那边当然知道农民在发愁。特朗普政府的反应也很快,一边扯着嗓子喊话,让中国“回头是岸”,一边呢,手底下也没闲着。商务部长贝森特上个礼拜就放了风,说最快10月7号,一笔超过100亿美元的救助金就要下来了。想用真金白银,先捂热农民那颗快要凉透了的心。
可钱能解决问题吗?农民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。伊利诺伊大豆协会的头儿说话就实在:“补贴是止痛药,不是解药。我们要的是市场,不是救济。”这话说的,一点没错。种地的人,要的就是个盼头,盼着自己的东西能卖出去,而不是等着政府发钱。那感觉,完全不一样。
既然中国这扇门暂时关上了,特朗普的地图就转向了另一个方向——印度。在他看来,这逻辑简单得跟一加一等于二似的:中国不买了,那就找另一个有十几亿张嘴的国家来买。印度,不就是现成的吗?他的算盘是,老一套,加点关税,施加点压力,不怕新德里不低头,把美国大豆的市场给放开。
但这计划,从一开始就有点一厢情愿。他好像忘了一件事,或者说压根没去了解:印度自己,就是个农业巨无霸。人家自己的大豆产量,养活自己绰绰有余。更关键的是,莫迪政府的江山,是靠着千千万万农民的选票撑起来的。要是为了美国的豆子,把自家农民的饭碗给砸了,那不是政治自杀是什么?所以,不管特朗普那边怎么连哄带吓,新德里这边都铁了心,纹丝不动。农民的利益,是人家不敢碰的红线。想让印度人牺牲自己的根基来给美国大豆接盘,这笔账,谁都算得明白。特朗普的希望,就这么一头撞在了印度的南墙上。
这边印度市场打不开,正头疼呢,一个更让他意想不到的消息,像颗小石子,丢进了本就不平静的池塘。有外媒说,印度和俄罗斯在谈一笔买卖,结算的时候,俄罗斯那边提议,要不用人民币吧。
这事儿听着不大,但水深着呢。以前印俄之间交易,要么用卢比,要么用卢布。现在俄罗斯主动提人民币,而且据说印度那边态度还有点松动,这信号就太强了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“去美元化”这个词,已经不只是说说而已了,大家都在动真格的。这对美元的霸主地位,就是最直接的挑战。
这个消息,对特朗普来说,可能比大豆卖不出去还刺耳。这不光是钱的事儿,这关乎脸面,关乎根基。他本来只想找个接盘侠,结果一扭头,发现自己的后院,有人在悄悄地挖墙脚,挖的还是他最引以为傲的金融霸权那块基石。
坏消息好像是约好了一起来的。南美洲的阿根廷,又给焦头烂额的白宫送来了第二个“惊喜”。
阿根廷是谁?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。美国这边为了稳住自己的“后院”,本来有个计划,说是可以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额度,当然有条件,就是你得跟中国那边保持点距离,尤其是在金融合作上。这算盘打得精,想用钱釜底抽薪,让阿根廷少卖农产品给中国。
结果阿根廷的反应,简直能写进教科书。他们对美国的援助,态度很暧昧,就是不给个准话。可一转脸,悄悄地跟中国把货币互换的协议给续了。更绝的是,阿根廷紧接着就宣布,暂时取消大豆这些谷物的出口预扣税。这消息一出,国际买家还不疯了?立马扑向阿根廷,把本来就低迷的国际豆价又往下砸了一截。
这下可把美国农民给气坏了。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说起这事,一脸的无奈和苦涩。他说,农民们每天打开新闻,看到的不是中美达成协议的好消息,反而是自己国家的政府,要给自己的竞争对手送去200亿美元。自家的豆子烂在地里,政府却忙着给对手送钱,这叫什么事儿啊?
阿根廷的“背刺”还没完。他们跟着又宣布,提升高粱的出口质量标准,杂质含量什么的都卡得更严了。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就是冲着中国市场去的,简直是“投其所好”。数据摆在那儿,今年前八个月,阿根廷出口了123万吨高粱,你猜卖给中国多少?122万吨。面对这么一个几乎包圆了自己全部生意的“金主爸爸”,阿根廷能不拿出十二分的诚意吗?
美国那200亿的大饼,是好听,但什么时候能到账,还是个未知数,后面还跟着一堆政治条件。哪有中国的订单来得实在?白花花的银子,实实在在的生意。哪个更靠谱,阿根廷用行动投了票。
这一圈下来,所有的苦果,最后还是得美国农民自己咽。普渡大学算了一笔账,今年在美国,中等条件的土地,种大豆的成本,要卖到每蒲式耳12.35美元才能保本。可10月6号,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豆价是多少?10.18美元。
北达科他州的农场主加克尔自己估算了一下,他每种一英亩大豆,就得亏100到150美元。他那个农场,今年总的损失,可能会超过40万。这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明尼苏达州大豆种植者协会的秘书乔尔说得更透彻:“这次比2018年那次还惨。收入可能看着差不多,但你看看成本,化肥、农药、柴油、机器零件,哪样没涨价?两头一挤,中间那点利润,早就没影了。”
说到底,特朗普政府那些补救措施,不管是发钱,还是满世界找新买家,都有点治标不治本。联邦的救助金,能让你这个冬天不至于破产,但明年呢?后年呢?美国大豆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格尔特说,真正的损失,是那些被巴西、被阿根廷抢走的市场份额,那些可能是永久性的。
时间不等人。拉格兰警告说,中国已经把12月前交货的大豆订单都给了巴西和阿根廷。如果美国这边再没动静,等南美的农民开始种下一季的庄稼,那美国大豆可能就真的被彻底绕开了。
阿根廷的选择,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这个世界最朴素的商业逻辑:谁能给稳定的、巨大的需求,谁就是爹。贸易这东西,玩的是互利共赢,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。美国豆农们想要的,从来就不是那点临时的补贴,而是一个能让他们安心种地、踏实卖粮的稳定市场。这个市场,曾经触手可及,现在却远在天边。而这一切的开始,不就是那个当初信誓旦旦,说要让他们再次伟大的总统吗?
炒股杠杆,实盘杠杆配资,股票如何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