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8 - 10日,2025 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鄂尔多斯站激情上演。作为国内顶级的汽车赛事,CTCC一直以其紧张刺激的比赛节奏和高水平的竞技对抗,吸引着无数车迷的目光。本次鄂尔多斯站,更是在时隔12年后再度回归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赛道,无疑让众多赛车爱好者翘首以盼。
一、比赛介绍
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,是中国赛车运动的重要赛事之一 ,它不仅为国内优秀车手提供了展示实力的舞台,也推动了中国汽车运动的发展。此次鄂尔多斯站比赛,汇聚了TCR中国系列赛、CTCC中国杯以及合作赛事领克杯·城市竞速赛。TCR中国系列赛以其国际化的赛事规格和高性能的赛车,吸引了众多职业名将参赛,他们将驾驶着TCR规格赛车在赛道上展开激烈角逐。CTCC中国杯则更具本土化特色,汇聚了国产战车与热门改装赛车,不同风格的赛车同场竞技,为比赛增添了更多看点。领克杯·城市竞速赛依托公平赛制,让车手们在统一车型的条件下展开纯粹的攻防博弈,无论新手还是老手,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竞速乐趣。
二、规则解读
参赛资格与车辆分组
所有参赛车手必须符合执照要求,赛车也需满足注册和技术规则。参赛车辆依据技术特征合理分组,确保同组赛车性能相近,保证比赛公平性。例如在TCR中国系列赛中,赛车采用国际汽联认证的TCR规格,搭载2.0T涡轮增压发动机,最大功率限制在350马力以内,匹配序列式变速箱与前轮驱动系统,车身尺寸严格遵循标准参数,通过统一的技术标准构建公平竞技基础。而CTCC中国杯的赛车分组更为多元,像TC - 1组允许对2.0T发动机深度调校,TC - 3组则聚焦1.6T以下入门车型,通过不同的改装规则,满足了不同车队和车手的需求。
比赛流程
比赛分为练习、排位赛和决赛。练习包括两次自由练习,每次不超过30分钟,车手可借此熟悉赛道、调校赛车。排位赛一般不超过20分钟,车手全力跑出单圈最快用时,以此确定正赛发车顺序,这对车手的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,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影响正赛起跑位置。决赛时长55分钟加一圈,采用2×2行进间发车方式,发车瞬间车手需精准把控赛车动力和方向,稍有差池就可能引发碰撞,影响比赛进程。部分分站还设有超级冲刺赛,在决赛后举行,依据决赛成绩倒序排位,仅3圈定胜负,这短短3圈充满变数,排名靠后的车手有机会逆袭,为比赛增添更多惊喜。
特殊情况处理与成绩评定
比赛中若遇事故、恶劣天气等,赛事总监有权决定使用安全车、暂停或恢复比赛,全力保障车手安全和比赛公平。成绩评定依据积分规则,车手杯、车队杯和超级冲刺赛都有各自积分体系,不同名次对应不同积分,年度总积分综合多站比赛成绩计算,促使车手和车队在每一站都全力以赴。奖项设置丰富,有车手杯、车队杯、年度最佳俱乐部奖等,各分站赛依据报名赛车数量确定获奖名次并颁奖。
三、场地历史最佳成绩
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对于CTCC来说是一座充满故事的赛场。2010年,年仅16岁的陈维安在这里杆位夺冠,创下“CTCC最年轻冠军”的荣耀纪录,他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赛车运动的新生力量。同年,韩寒的赛车在运输途中受损,然而经过团队的高效修复后,他奇迹般地在这片赛道上登顶,这一传奇故事至今仍被车坛津津乐道 。2012年,万金存坚持使用干胎,在暴雨突降的赛道上笑到最后,收获了他当年的首个冠军,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策略。这些经典瞬间,不仅成为了CTCC历史的一部分,也激励着后来的车手们在这片赛道上不断挑战自我。
四、场地赛道历史
鄂尔多斯国际赛车场于2010年9月落成,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东翼,是世界上第一条以动物形态构筑整体线形的赛道,赛道宛如奔腾的蒙古马,主看台仿若展翅雄鹰,独特的设计融合了地域文化特色。赛道全长3.751公里,最长直道638米,最大落差32米,共18个弯道,宽度12 - 15米,模拟最高时速296公里/小时,模拟最快圈速1'26"697 。这里的弯道设计复杂,包含多个高速复合弯,再加上显著的落差,对车手的操控技巧、赛车的性能以及轮胎管理都提出了极高要求。车手在高速行驶中,不仅要精准应对弯道的转向、刹车和加速,还要处理好落差带来的速度变化与重心转移,每一圈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挑战。自建成以来,该赛车场已成功举办多场国字头及地区性赛事,累计达79场,接待观众、游客60多万人次,成为了国内赛车运动的重要地标。
CTCC中国汽车场地职业联赛鄂尔多斯站,无论是紧张刺激的比赛,还是充满挑战的赛道,都让人充满期待。在这里,速度与激情碰撞,梦想与荣耀交织,相信本次比赛必将为车迷们带来一场难忘的视觉盛宴,也将在中国赛车运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炒股杠杆,实盘杠杆配资,股票如何10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